时间:2022-11-06 06:11:53 | 浏览:1802
2022年8月18日,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高峰论坛暨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年会在山西汾酒集团隆重召开,赢得了全酒种的高度关注。
作为本次论坛的东道主和承办方,汾酒集团与各酒种领军行业大咖共同探讨中国酒业活态文化的珍贵价值与未来趋向,探讨如何更大化地发挥酒业活态文化优势,为行业助力、为国家新文化战略谋势。
几天后的8月25日,山西汾酒(600809.SH)披露的半年报彰显了中国酒业的活力。半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3.34亿元,同比增长26.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13亿元,同比增长41.46%。青花汾酒系列发展势头迅猛,实现销售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56%。营收利润双增长,“汾酒速度”再创新高。
一、以文强企、以文立酒:打造世界级中国酒文化IP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英雄豪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与酒相关的传奇佳话和诗词歌赋。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酒文化也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在新时代下,文化建设被上升到了“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高度。如何深度挖掘悠久的酿造史、灿烂的酒文化史,以文兴业、以文强企、以文立酒、以文化人,是整个行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届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高峰论坛上,中国酒业协会面向全产业、全酒种发出了制订《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遗产团体标准》的倡议,以推广中国酒业新文化,用活态文化赋能中国美酒,成为国际标杆性产业。
根据中国酒业新文化蓝图,计划到2025年,中国酒业新文化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建成“中国酒业新文化生态链”,建造“世界酒文化中心”,打造世界级中国酒文化IP。全面提升中国酒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到2035年,在我国建成“文化强国”的时候,完成“中国酒业文化”向“文化中国酒业”的历史性转变。让中国酒业新文化成为“文化强国”的重要名片。
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在论坛上以“品牌为本,活态为魂”发表了精彩演讲。
在袁董事长看来,中国酒企活态文化建设的基本逻辑是:企业实力分为效益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活态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资源转化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唯一途径。品牌为本,活态为魂。把文化资源转化成对内的凝聚力、动员力、精神动力,对市场的说服力、吸引力、影响力,最终落实到品牌的活跃度、美誉度、忠诚度,是活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意义,也是根本目的。
二、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推动清香型白酒复兴
汾酒集团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名酒的杰出代表,也是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制定者,是“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
一直以来,汾酒集团把“中国酒魂 活态为魂”作为汾酒复兴文化纲领的发展定位,与全国酒企共同开拓中国酒业新未来,是酒业“活态文化”的先行者,为酒业文化战略做出了卓越贡献。
公司旗下产品主要包括汾酒、系列酒和配制酒,其中汾酒系列是主打产品,下设青花系列、巴拿马金奖系列、老白汾系列和玻汾系列。作为汾酒的排头兵,集团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承担着汾酒消费者培育、提升清香品牌认知度的重任。
近年来,公司采取“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的产品策略,将青花系列作为公司主推产品,肩负着汾酒品牌复兴的重任。2021年 7月,公司推出青花40•中国龙,进军超高端市场,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将青花系列的消费属性部分转移为金融属性,提高其投资收藏价值。
巴拿马和老白汾系列作为公司腰部产品。巴拿马系列有国际大奖的荣膺加持,兼备品牌价值和高性价比。老白汾系列属于经典款明星产品,历代相传久经不衰,是汾酒文化的最佳传承。
玻汾是众多清香型白酒爱好者的口粮酒,并以其高性价比的特征深入人心,承担着消费者培育及提高清香品牌认知度的重要责任。作为汾酒全国化的重要单品,玻汾量价领先的价格优势与较高的市场能见度,让其成为通往成熟市场的消费基石在玻汾打头阵、中高端产品随后涌入的矩阵下,汾酒全国化取得了成功,带动了近年清香型白酒的复兴潮。
清香型白酒的价值回归,离不开汾酒在品牌建设上的持续发力:从八月初在甘肃山丹马场举办全国主流媒体原粮基地行活动,让嘉宾切实感受“从田间到餐桌”的汾酒原粮供应初心,展示汾酒绿色品质理念,到在刚刚结束的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上,展示中国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优势,汾酒都在坚定不移地扛起清香大旗,带领清香型白酒发展。
三、稳产保供、开拓市场、优化渠道:集团运营向好发展
酒业文化作为软实力,离不开产品、产链等硬实力的支撑。清香型白酒的复兴,离不开市场的持续开拓,品牌的持续建设。公司营收业绩的增长,离不开战略的精准和执行的扎实。
在稳产保供上,为应对疫情反复、物流行业运输受阻等方面的影响,汾酒集团迎难而上稳产保供,多措并举强链补链,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维护生产秩序稳定。2022年上半年,汾酒成品酒产量累计达到9.37万千升,为上半年的动销奠定了坚实的产品基础。
在市场拓展上,公司的市场政策不断升级,以山西省市场为基础,逐步扩展到环山西市场、省外机会市场。在“13320”,“13313”和“1357”等战略段变化的基础上,2020年,公司又添加设立 10个直属管理区,搭建其 31个省属管理区加上 10 个直属管理区的营销架构,形成“1357+10”市场布局策略,即在巩固“1+3”板块(山西市场、京津冀板块、豫鲁板块、陕蒙板块)市场的基础上略有增长,适度加大“5 小板块”(江浙沪皖板块、粤闽琼板块、两湖板块、东北板块、西北板块)市场的拓展力度,加快 7 个机会型市场(四川、云南、重庆、广西、贵州、江西、西藏)的拓展速度,在省区的基础上选择了省外市场的 10 个销售额在 5000 万以上的地级市作为直属管理区。2021 年,公司深化“1357+10”的市场布局,实现稳定发展。
在渠道管控上,公司因地制宜,省内采取直分销模式,省外借助优质经销商实现快速拓展。针对省内市场,公司采取直分销模式,推动渠道下沉。一方面,公司通过设立独立的主管,单独对接重点客户终端,去掉中间多层环节,加强厂商对于终端的掌控;另外一方面,公司通过推动分销模式,设立代表协助分销商开展工作,实现深度分销。省内直分销模式的施行,实现了扁平化的渠道建设,加强了汾酒公司对渠道的把握,完成对山西省内渠道的下沉和深耕,牢牢把握住省内优势市场。
针对省外市场,公司积极拓展经销商,借助经销商资源实现市场扩张。报告期内新增经销商数量124个,截至报告发布时,经销商总数达到3648个。同时,公司还联合经销商成立大平台公司,落实厂商共建。
同时,集团还注重布局线上渠道,电商渠道增长稳定。数据显示,2022年“618”购物节期间,京东汾酒官方旗舰店青花系列产品同比增长50%,其中青花30复兴版同比增长106%,获得“618”当天与“618”全周期的白酒品牌店铺排行榜第一的成绩,达成2020-2022年“618”三连冠。
结语:
基于以上种种战略的逐步推进和落地,汾酒集团业绩得到了长足发展,2022年上半年营收、利润大幅增长。此前,集团曾表示,汾酒发展的目标就是实现汾酒复兴,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进入白酒行业第一阵营。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见证。一个好的、健康的文化,具有凝聚作用、推动作用和不断再生的能力。在酒文化赋能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下,汾酒集团离其“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目标似乎又近了一步。
在半年报公布后,中泰、天风等多券商发布研报表示,看好下半年的增速回归,新品玻汾推出、青花占比不断提升过程中带来整体盈利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化与高端化进程持续,趋势向好,看好公司产品结构升级趋势,省外扩张有望进一步发力,全年业绩目标有望达成。
南方基金FOF投资部总经理李文良就直言,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第三支柱的重要性,其将是进一步夯实社会养老储备资金的重要一环,是化解国家老龄化压力的关键手段。华安基金基金组合投资部总监陆靖昶,就从四个维度谈推动养老目标基金发展,第一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层面,建议进一步优化税制设计,或可在领取征税时降低税率水平,或采取累进税率,设置多档税率,针对不同收入水平人群适用不同的税率水平;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滚动持有权益类基金兼具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同时提升基金经理的资金使用效率,在中长期限提升投资者的盈利水平。汇成基金研究中心也表示,整体来看,滚动持有期基金较开放式基金和持有期基金的资金稳定性更高,较定开基金的流动性更好。
数据显示,2020至2022上半年,药品始终占据着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的半壁江山,反映在热力指数贡献度的居高不下,2022年上半年达到49%;2022年上半年总计融资30笔,总披露融资金额29亿元人民币,较前两年出现大幅下降。
很多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因为资管新规的条款限制,对客户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下降,理财产品销售额出现下滑。面对这一现象,商业银行应从理财产品的实际市场需求出发,细化推广方案,合理优化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让银行理财业务取得健康、稳定的发展。
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机构评级详情见下表:京东方精电市值137亿元,在光学光电子行业中排名第2。
智通财经APP获悉,京东方精电(00710)绩后拉升逾6%,高见199港元再创新高,截至发稿,涨645%,报198港元,成交额38602万港元。消息面上,京东方精电发布中期业绩,收益约4831亿港元,同比增长51%。
山西汾酒作为清香型白酒龙头,尽管近年来业绩可圈可点,但其品牌定位、产品混乱、渠道杠杆问题越发凸显,品牌高端化也远不及预期。如2019年爆出的“山西汾酒代理”事件,多名经销商遭遇了“李鬼”。▲数据来源:山西汾酒财报经销商大幅增长,首先得益于汾酒给予的商票承兑的“赊销”宽松政策。
一、回望历史,出道即巅峰西凤酒属于凤香型白酒,清纯而不失浓酽,平淡而不失悠长,凭借着小众香型深受大众喜爱。1956年年周总理亲自批示扩大产能,陕西西凤酒厂正式建立。从出道来看西凤酒,顺风顺水,出道即巅峰。
广西新闻网南宁8月18日讯(记者卢惠敏实习生覃欣)晨光熹微,高楼林立,清晨的南宁高新区在初阳映照下彰显出独特的生命力。“南宁造”建筑垃圾处理“神器”走出国门整装待发的履带移动颚式破碎站、轮式挖掘机,高效作业的智能化焊接机器人,精准切割板材的大型激光切割机等先进设备诠释着“南宁制造”企业的科技“含金量”——参加活动的网友与媒体代表来到位于南宁高新区的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广西柯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车间,看到一排排“个头”庞大的机械设备。
记者谢羲薇摄活动首站,网友及新闻媒体代表来到广西柯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一台台大型智能化移动破碎筛分设备和林业砍伐设备让网友们大开眼界。工作人员在广西桂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芯片生产流程线上细致操作。实习生周颖摄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国家级”绿色工厂——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