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6 05:18:34 | 浏览:632
本报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刘钊
12月19日下午,山西汾酒发布公告,李秋喜因到龄退休已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控股股东汾酒集团已推荐袁清茂为新一任董事长人选。
2005年,李秋喜从晋牌水泥集团调任至汾酒集团,2009年底,李秋喜当选汾酒集团新一届董事长,全面执掌汾酒集团。
接手之时,山西汾酒总营收仅为21.43亿元,净利润为3.5亿元,彼时的“汾老大”早已被贵州茅台和五粮液远远抛在后面。到2012年时,山西汾酒已经实现营收64.79亿元,同比增加44.35%;净利润13.27亿元,同比增加70.05%;
李秋喜喊出在2015年汾酒集团要实现营收破100亿元目标后,他带领汾酒全体员工铆足劲,将这一目标提前3年,于2012年顺利达成。
此后数年,整个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汾酒首当其冲。从2014年到2016年,山西汾酒业绩陷入停滞,营收增速分别为-35.67%、5.43%和6.69%。
2017年2月,李秋喜代表汾酒集团与山西省国资委签订省内国企改革首份“军令状”,汾酒从此开始了三年改革。
从成果来看,汾酒相继交出了品牌价值大幅提升、市值突破千亿、营收进入“百亿俱乐部”等系列战绩,引来行业内外极大关注,外界用“汾酒速度”总结其这三年的表现。在2018年汾酒老作坊藏储老酒上市限量首发仪式上,为了推介汾酒,他特地穿上了唐装,带上瓜皮帽,扮成酒铺掌柜的模样,仿佛将时间拉回了百年前的汾酒老号。
山西汾酒营业收入也从2017年的60.3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39.9亿元,净利从1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1.16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2.57亿元,净利49.27亿元,已远超2020年全年营收水平。2021年,山西汾酒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元大关,股价最高时达380.77元/股。
为了更好地布局汾酒销售网络,2018年,汾酒集团以协议转让方式,向华润集团旗下华创鑫睿(香港)有限公司(下称“华创鑫睿”)转让山西汾酒11.45%股份。汾酒集团持股比例降为58.52%,华创鑫睿成为山西汾酒的第二大股东,一改此前汾酒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
在李秋喜的主导下,汾酒集团相关酒类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解决了长期以来公司关联交易、内部同业竞争等问题。此外,为了改善公司管理体系,对于核心员工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提振了员工的信心。
在实现汾酒阶段性胜利后,步入花甲之年的李秋喜卸下了身上的重担。山西汾酒在公告中表示,“李秋喜先生在任职期间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为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公司治理、战略规划、市场建设、品牌塑造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司及董事会对李秋喜先生在任职期间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李秋喜在汾酒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山西汾酒从营收不足百亿到2021年接近200亿元,李秋喜对汾酒的整体业绩以及市值管理来说是功不可没”。
接棒李秋喜担任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以及被推荐为山西汾酒董事长职务的袁清茂此前曾任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以及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山西路桥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钊 摄影)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汾酒发展的历史新起点,汾酒提出:“十四五”期间汾酒要晋身行业第一阵营和“三分天下有其一”,并将2022-2023年定为汾酒改革的转型发展期。在该转型期中,汾酒想要在区域方面实现长江以南市场的更大突破,在产品方面则要实现杏花村个性化品牌销售规模和销售质量的不断提升,此外,汾酒还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对于汾酒未来的发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朱丹蓬说道,“作为汾酒复兴之路的新一代领路人,袁清茂肩负着汾酒发展的重担,让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 乔川川)
山西汾酒作为清香型白酒龙头,尽管近年来业绩可圈可点,但其品牌定位、产品混乱、渠道杠杆问题越发凸显,品牌高端化也远不及预期。如2019年爆出的“山西汾酒代理”事件,多名经销商遭遇了“李鬼”。▲数据来源:山西汾酒财报经销商大幅增长,首先得益于汾酒给予的商票承兑的“赊销”宽松政策。
一、回望历史,出道即巅峰西凤酒属于凤香型白酒,清纯而不失浓酽,平淡而不失悠长,凭借着小众香型深受大众喜爱。1956年年周总理亲自批示扩大产能,陕西西凤酒厂正式建立。从出道来看西凤酒,顺风顺水,出道即巅峰。
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如何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将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础,在其中,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过去五年,南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一直奔跑在创新路上,用“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南宁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过去五年,南宁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漂亮“答卷”。
农生文还详细了解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强调要积极做好我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等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高质量出行需求。农生文强调,要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科学调度、优化工期,推动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经济界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深圳速度”——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三周年观察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尽管内涵更丰富、要求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 8月18日,深圳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周年。三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
在广东,到底有多少湖南人?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说,有近两千万人;还有人说,至少有1300万人。在湖南的农村,基本上整个村子里的富余劳动力,南下的人占了绝大多数。逢年过节,到处都是悬挂广东牌照的私家车,把回家的路堵得水泄不通。在湖南省,当地的两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公布三周年。截至目前,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部署的56项重点任务中,14项已经完成,42项取得重大进展,一系列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从先行先试到先